• 回到顶部
  • 1892607880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周烁方:人格与心理重塑的可能性——一次“软泥”体验

 

作者周烁方 | 人格与心理重塑的可能性——一次“软泥”体验


“回到软泥期”的状态


如能好好利用真的是一个机遇


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引言

 

我们一般都会认为,人的许多心理特质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人格的基调,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再比如语言能力的发展,如果错过了“关键期”(一般是2-4岁),后期在“语感”上的缺陷就变得难以弥补。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的性格在7岁前基本定型,由此决定了后天的境遇甚至命运。

 

然而,这一切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改变?我以前认为是,几年前开始怀疑,而最近的一次跨越2个月时间的特殊体验,彻底颠覆了我以前的想法。让我从心底里相信,人心的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人格的基调可以改变,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可以重新来过,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专注于心理成长,一切皆有可能。

 

有一次,听到几个朋友讨论人格的可塑性,有人说,人格就像陶瓷,从泥土烧制成陶瓷,就成型了,定型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马上也提出了我的观点,当然,此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体验作为支撑。我说:如果一定要比喻成某种物质的话,人格更像是金属,虽然已经成型了,但是在合适的条件下,是可以回炉“重铸”的,成型的金属可以软化,视软化的程度而定,软化之后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提高金属的纯度,可以剔除一些已经混在金属器物中的杂质,甚至可以加入一些别的金属形成性质有所不同的合金,当这一切完成,金属再经过冷却,塑形,就会有一种和之前相比“脱胎换骨”的感觉。


在我自己的这次特殊体验中,我的人格基调得到了些许的改变,我的英语语言能力及语感得到了“重塑”,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个体验中的一部分,以探讨和说明人的心理能力及人格的高度可塑性。

 

重塑的条件——“软泥期”入场券

 

作为铺垫,我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个心理学概念,这个概念叫做“软泥期”,指的是人6岁之前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人说,这不就是精神分析里的俄狄浦斯期及前俄狄浦斯期吗?从时间上来说是一样的。然而软泥期强调的是人格状态的“硬度”,也就是说,在6岁之前,人的心理与人格并不是一种坚实而稳定的状态,而是有点像很软的泥巴,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的,任何外来的因素,都很容易在上面留下印记。长期存在的影响因素,就会永久性地如同印记一般留在泥巴上,到这泥巴成型之后,会始终携带着这些印记。而这些印记,加上人的先天特性,就构成了后天人格中那些看起来永远无法改变的“基调”。这一概念来源于意象对话心理学,由多位意象对话的学习者与践行者所印证。现在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在意象对话心理学中,随着心理成长过程的渐进,如同剥洋葱一般解开层层情结,人就会有一定的可能性重回软泥期。因此,软泥期从体验上、现象上来讲是存在的,但并非轻易可以达到,也没有一个公式或既定流程能够保证人进入软泥期。成年后人的心理结构变得固化和“坚硬”,而对自我心理结构的持续觉察,对情结的持续化解,就相当于在“软化”人格的外围结构,也可以说,情结就意味着“固结”,本身就是“硬”的体现,化解情结即是在把“硬”的部分消融,软化,而外围人格及情结的软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整体人格的软化就变得可能。因此,长期的自我成长,尤其是意象对话取向的心理成长,才是通往软泥期的唯一入场券。

 

 

进入软泥期的经过

 

首先是持续了八年的心理成长。小组的、一对一的、朋辈的、自我觉察的……不知道如果换算成小时数应该是多少,但总体来说是不间断的。在我看来这是进入软泥期之前必要的准备和积累过程。

 

然后是生了一场病,应该是感冒加发烧,按照我自己的习惯,没有吃药,在觉察中呆着。(纯属我的个人习惯,请大家不要效仿)这场病正好发生在过年期间到过年后的一段时间。没有什么事要做,呆家在家,不出门,不和人接触,处于一个容易产生退行的现实环境中。只是有少量的咨询要做。

 

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才渐渐理解自己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状态

 

首先,是每次咨询结束,我发现咨询中我体验到的情绪,都会在我心中盘踞很久,才慢慢的一点点的消散。消散的速度比平时慢了很多。就好像是用手在很软的记忆海绵上留下印迹,很慢很慢恢复的那种感觉。其次,是发现我对他人的情绪感知能力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档次,别人的情绪我可以直接的感知到,很清晰,也能分辨出我的和别人的,就像是一层我和他人之间的障壁消失了。最后,是我发现我对自己内在情绪的觉察,变得容易了,以前有一些难以感知清楚的情绪,在这个过程里异常清晰。我同时也感知到了自己整个心灵固有的一种氛围,在以往,这种本应是久入鲍鱼室而不闻其臭的氛围感,是很难自己觉察到的。这个状态大约持续了2个月左右,慢慢地恢复到了平时的状态。

 

软泥期的自我成长体验

 

从我的主观体验来说,软泥期我的觉察力提高了一个档次,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如果拿这个时期的感受和平时相比较,平时的自我觉察就像是要透过一个防守严密,结构复杂的堡垒看到内部的情况,很多阻碍,而软泥期的自我觉察,就像是能够直接地和自己最深层的心在一起,没有什么阻隔。平时觉察他人,就像有一层障壁树立在人我之间,大概就是我们称之为心理边界的东西,而在软泥期,我这边的这层边界消失了,或者变得异常薄弱,使得我很容易就能够感知到他人的心理状态。这种感觉,又好像原本我和他人住在不同的房子里,只能隔着窗户互相喊话,我猜测婴儿的心理状态和这种状态比较像,各种情结及心理结构尚未形成或尚未稳固,对自我和他人都较容易感知,但情绪的代谢能力也相应减弱了。深圳心理成长

 

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自身情结的“软化”。情结变得不那么顽固了,明显的松动。在这个期间,我有两次比较强烈的情绪爆发,也都是我平时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在情结“发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比平时更容易保持了觉察,就像一部分情绪失控的同时,有另一部分在清楚地看到,觉察到这一切在发生。并且,我在情绪爆发到一定时候,我就能够自然能地“hold住”情绪,没有继续被情结所支配,并且开始进行回观。因此,可以说在软泥期,情结内的情绪强度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情结的“顽固程度”降低了,我的整体人格状态也变得更柔然而灵活,才能够做出和以往不同的反应。

 


在软泥期,由于情结的“软化”,某些情结的化解变得更容易,甚至有一部分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消融”。而更特别的是,只有在这个时期,人格的基调,也就是说一个人心理世界的基本“味道”才有了改变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基调的改变是缓慢的,并且是被动的,人在其中没法主动做什么。按照朱建军先生的说法,也许唯一可做的,就是在这个时期,找一个氛围和气场好一些的地方呆着。

 

根据我的体验,在这个时期,人格的基本“味道”会以一种很慢的速度逐渐消散,或者说和周围的氛围、气场中和。由于整个软泥期我都呆在家中,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气场和氛围,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我的人格中那种基本的“味道”消散了一小部分,这一点在从软泥期出来之后才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另外,在此期间,我有一些咨询要做,还有一个比较重的翻译任务要完成,并且经过努力也都完成了。我发现,一种“稍微有点压力,但能够承受”的氛围,在软泥期之后也成为了我人格中的“基本味道”的一部分。写到这里,反思我最近事务略为繁忙的状况,似乎的确也和那时“印刻”进来的氛围有关。深圳意象对话心理咨询

 

这种感觉,又好像原本我和他人住在不同的房子里,只能隔着窗户互相喊话, 而现在,我甚至可以直接离开自己的房子去拜访他人的房子,直接面对面交流。 我猜测婴儿的心理状态和这种状态比较像……深圳意象对话心理咨询
 

软泥期的能力重塑

 

软泥期的整个过程中,我恰好接了一个翻译的任务,是把两万多字的文章翻译成英文。每天大概工作2,3个小时,持续了七八天。现在看来,这样的精神集中状态、工作量和持续时间,已经足够在我的“软泥状态”中留下印记了。

 

我的英语水平也就是业余六级,词汇量一般。其实背过不少单词,但经常单词和意思对不上号,可以说是有很多无效而散乱的词汇记忆。在最初的两三天,翻译过程很生硬,几乎是每句话都有好几个词要查,要组织句子结构,考虑语法。有些词不会读,就顺便点一下电子词典上的发音,听一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在第4,5天的时候,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我感觉到好像我内在储藏的那些词汇信息,单词本身,中文含义,甚至包括发音,都自发地有机重组了。我每看到一个中文词,脑子里就蹦出几个相应的英文词可以选择,具体的拼写、读音的轻重,都很清晰。这期间,有一段被我称为“翻译高峰体验”的经验。在长达几百字的文章段落中,我不需要查字典,不需要组织语言,没有拼写错误,直接把一句接一句的英文敲打在屏幕上,形成通顺的段落。仿佛不是我在翻译,而是有什么在透过我来做翻译工作。有好几次,我打完一个句子,一看,啊,原来我还认识这个单词呢!这种高峰体验的状态后来稍有回落,直到整篇文章翻译完成。从这以后,我对英语听说读写的语感明显产生了一个飞跃。就好像它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我的母语,听到或看到就会有感觉,甚至有些时候,心里的某些念头也以英文的形式呈现出来。顺便一提,这之前我也时不时做一些翻译工作,但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及效果。从软泥状态出来之后,做翻译也没有高峰体验那样的流畅,但是那种对英语的感觉却保留下来了。可以说,这次软泥期体验,借助着翻译活动,我在十天内重新建立了对英语的语感。因为整体心理状态的柔软,那种对英语的感觉就印进去了。也因为整体心理状态的柔软,原本储存的那些知识、记忆、字形、发音才能够重组,变成有效的词汇量,这也变相地说明,软泥期的“软”不只是在情结和感受的层面,思维与记忆的组织结构,也同时变软了,因此才有了重组的可能性。

 

由此我推测,在软泥期状态下,通过适当的活动,很多原本在童年期,所谓的各个“关键发展期”才能够去塑造的各种思维、情感、心理能力,其实都可以重新塑造。

 

所以说啊,同志们,心理成长,一切皆有可能,大家一起努力吧!


“回到软泥期”与“软泥期”的区别

 

每个人第一次经历软泥期,是被动的,是无意识的,是婴儿、幼儿受到父母和环境的影响,被动地印上印记的过程。

 

而我所分享的体验,也就是意象对话心理学认为通过心理成长可以自发“回到软泥期”的体验,是更具有主动性的。是带着成年人的觉察力、分辨能力以及生活积累,回到一个更“软”的状态。在这种“重回”的体验中,很多后天原本成型的内容可以重塑,很多固化了的结构,可以得到有机的重组。

 

故而,“回到软泥期”的状态,如果能好好利用,真的会是一个机遇,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

 

软泥期的一个梦

 

在软泥期的开始,我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梦。在我看来,这个梦和软泥期有莫大的关系,而无意识说话通常比意识更简练、更精准,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把这个梦也分享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场景:

 

我是一个小树人,大概半米高,是一颗小树,又是人的形状,有手脚,有头,有鼻子眼睛嘴巴,可以走动。我来到一条小河旁,河中间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长了一颗树。我来到这里,是找一个过去丢失在这里的东西。好像这东西已经长在这块石头和其中的树根里了。不知道要怎么办。深圳心理咨询


 

第二个场景:

我还是小树人,来到同一条小河旁。这次好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这时候还没有那块大石头,也没有树,有的只是小河的水在流淌。我要找的东西就在河中间,水下,闪着光……

 

 

作者:

周烁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黄金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意象对话研究中心理事长

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先生入室弟子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硕士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心理社工团队秘书长

国际荣格分析心理学会(IAAP)分析师候选人(router)

著作:

编著《水晶之路——意象对话心理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译注《世上没有懒孩子》

合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指导教材——自我成长与状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