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1892607880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心理专家周烁方的深度好文:故事及其改写

重视原始认知是意象对话的一大特点。在今年3月的一次意象对话核心术语内部研讨会上,原始认知被清晰描述为“以意象为符号,在内心进行推演,最后形成叙事的过程”。原始认知以意象为符号,这一点对意象对话学习者来说颇为熟悉。而原始认知的“叙事性”更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其存在为人所知,却少有人能清晰地阐明。

 

叙事就是叙述事件,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故事里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就是时间,地点与人物是空间,起因经过结果则是时空的共变。共变的意思就是时间与空间一起变,时空一体,没有独立于时间的空间,也没有独立于空间的时间。

 

一个既定的故事,其中的时空共变也是固定的。西游记的故事里,孙猴子一定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直读到故事结尾取得真经回大唐,再翻回来从头读,孙猴子还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如果有一个故事,孙猴子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就一定不是西游记,而是另外一个故事。人们都认为有一个稳定的“我”存在,这一假象即是附着于故事的“固定性”,附着于一个固定的时空共变过程。固定的故事,使人有稳定的我感。如果一个人回想不起自己的过去,他就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我。稳定的我感,代价是“既定的未来”。越追求我感稳定,所附着的故事就越固化,故事的未来也就越缺乏可变性。在最为固化的故事里,开头就注定了结局。《大话西游》里,紫霞说:我猜中了开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这是因为紫霞不具备看到整个故事的视角。当至尊宝决定戴上金箍时,当唐僧在监狱里以歌声招待“徒弟”时,当至尊宝第一次发现月光宝盒时,甚至当唐僧“一命换一命”给孙悟空一个“机会”时,故事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幸好故事不只有固定性。故事基于时空,时空并非存在的实体,而是对心理经验之流进行符号化的结果——故事是人编的。故事既然是编出来的,就可以再编、重编、改编。改编故事,就是改变自我,也是改变过去,也是改变未来。改编故事就是心理治疗。每个人,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或是没有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都带着他们的故事生活。一个故事从人的小时候开始编写,最开始还有修改涂抹的机会,但逐渐的人物和世界定型了,可改动的余地越来越小,到最后,也许所谓的自由选择只不过是穿什么颜色的衬衫,或者中午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人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只是一个故事,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编的,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可以改写。人们总是希望故事的前半足够固定以稳定自我,又总是希望故事的未来足够开放,蕴含无限可能。却看不到这两个相反的愿望诉诸同一个故事,矛盾不可化解。

 

 

改编故事需要三个要素,一是觉知,二是技巧,三是力量

 

 

觉知是第一个要素,使我们看清故事本身,这其中包括以意象为媒介的觉知,和无媒介无主体的觉知。一个困境,一种关系,乃至一个稍纵即逝的情绪,在意象中都有它们的来龙去脉。看清故事,即是了知一种习惯、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下的感受形成意象,意象展开为故事,整个故事被逐渐看清时,一本可随心翻阅的故事书就在意象里形成了。形成的故事书越完整越清晰,越有利于改编。

 

 

改编的第二个要素是技巧。纵观一个故事,并非每个环节、每个时间点都适合改编。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已成,虽有千钧之力不能消。累土未倾,三岁弱童之志可以止。在一个被充分看清的故事里,合抱之木并非无可挽回的事实,毫末之芽亦非不可追溯的昨日,它们是同一本故事书中不同页码的情节。改编故事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就是不要去和合抱之木较劲,而是循着同一本故事书,找到毫末之芽将生未生的那一刻,以最小的力量巧妙引导,改写整个故事。

 

 

改编故事的关键点并不总在过去,有时候反而存在于“未来”。譬如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机会进入体制工作。在故事的“现在”,各方信息都在告诉他进体制的好处,他没有拒绝的理由。然而当有人对他说:如果你想想未来呢?他心中的故事就开始向着未来延伸: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于是他的职业生涯被一眼望到了尽头,那将是一个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老干部,后悔年轻时没有勇敢去闯。回到当下,他才回明白这个“现在没有理由拒绝”的选择并非自己人生所愿,从而澄清了未来的方向。这就是一个只有在“未来”才能被改写的故事。当故事在未来被改写,那个相应的未来就消失不见了,当事人也就从原本“既定的未来”中获得了解脱。改编故事还有许多其他的技巧,限于篇幅本文不能详述。深圳心理咨询师

心理专家周烁方的深度好文:故事及其改写

 

第三个要素是力量。觉知再清晰,技巧再高明,改编故事也需要一定的力量。力量的第一个主要作用,是找到关键环节后,以四两拨动千斤。更多数时候,由于觉知不够清晰,由于技巧不足,或由于故事本身的特性所限,没有四两拨千斤这样划算的买卖,“四十斤”拨千斤的机会已然难能可贵。即使如此,你身上至少得有四十斤的力气,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准确把握。一个人长年仇视社会,他的仇恨没有办法直接扭转为爱或消于无形。回到故事里的“当初”,当他第一次被养父母打骂,他不得不选择仇恨以获取力量,维持自我不至于崩溃。至此,改编故事者要有足够的力量停下养父母的打骂,承接孩子的愤怒、委屈、悲伤、无助,并加以适当引导,才有可能改写整个故事。

 

 

力量的第二个主要作用,是在改编发生时,承接原有故事在瓦解、崩塌、重构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关键环节的改写之所以能动摇整个故事,是因为故事的任一环节都与整个故事的相连,而一个故事的关键环节更是与整个故事的各个部分有着密切的能量关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故事的关键环节被改写时,整个故事都随之瓦解崩塌并开始重构,其中巨大的心理能量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如同一场世界末日的创世洪流。泰山崩于前,色不变而观之。要维持整个场的稳定性,要保护当事人的自我在剧变中幸存下来不至崩溃,还要接受新世界的重构的剧烈动荡直至逐渐稳定。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这一过程无法完成,甚至于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这里需要的力量,不是普通的肌肉力量,不是愤怒的力量,甚至也不是爱的力量,而是经过成长修炼所获得的无形无质、可自由支配的力量。深圳心理咨询专家

 

 

好的心理治疗是彻底改编故事,把一个悲惨的故事改编成幸福的故事,过去的悲惨变得充满意义,自我焕然一新,未来的人生更是幸福可期。更好的心理治疗能让人离开故事,不再讲故事,不必依靠任何一个悲惨或是幸福的故事来建立自我稳定感与存在感。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每一个当下都是创造。不讲故事,即是自由。

 

本文选自2021年第十七届全国意象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

周烁方

 

意象对话研究中心理事长

黄金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心理社工团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