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成长记22:请重视母婴关系
今天聊一个普及度比较高的心理学词汇——母婴关系。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百姓心理健康意识的增强,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各种以亲子为受众或者潜在受众的课程层出不穷。
不过,我个人觉得,母婴关系和亲子关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我看来,母婴关系大于亲子关系,母婴更重视孩子的心理世界,母婴关系更重视孩子的个人体验,亲子关系更重视成年人对孩子的引导,亲子关系更重视现实的引导,不问过去,专注当下的改善。——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粗浅的理解。
母婴关系更重视孩子对世界的整体理解,以一家三口为例,母婴关系更重视的是家庭氛围,家庭整体对孩子的理解。
所以,我比较认可这句话,母婴关系就是孩子和世界的关系。
比如女孩和父亲的关系,可能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和父亲的关系,一个可能是和母亲的关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父亲身上找妈。
中国有句俗话,说某个单亲家长带孩子,叫,又当爹又当妈。
从发展的序列上来说,孩子是先接触到母亲,再接触到父亲;或者是借由母亲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接触到父亲,比如,当父亲无法心理在场的时候,孩子感觉到的母亲眼里的父亲。本质上,这不是父亲,而是母亲。
当母婴关系被当做心理咨询或者成长的主要议题之后,很多问题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整体观,可能更有系统性,用意象对话的视角看的话,就是很多现实事件和孩子的心理直觉就能说得通,解释的通,能够用心理规律串起来。
对于这个部分,本人有个有意思的发现:就是看看作为心理的孩子,在和现实中的人互动的时候,看看更多是寻求母亲元素,还是父亲元素,就能比较容易判断,固结到孩子阶段的心理情结或者心理能量。
本人是生理性别的男性,但是有很多来访直言,在作为咨询师的我这里,能看到(移情或者投射)很多母亲有关的心理要素。
心理问题的形成,常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心理能量的固结;一个是成长必要外界呼应要素的缺乏。好比是,一个是吃不饱,需要吃的更多;一个是没吃过,需要学着吃。
母婴关系会弥散在每个人的周围,特别是作为来访的身份,TA的世界就是母婴的世界。
关键是咨询师在哪里,扮演怎样的替代性角色。
如果想要参评意象对话的珍珠级心理师,个人认为,母婴关系是否看透,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张如江,公众号:心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