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小练习:你会变成什么?
如果您想巧妙地知道孩子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可以通过 这个酷似游戏的意象对话来了解。创立者:中国著名心理学家、 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朱建军教授。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引发孩子的兴趣。建议这样开场:“我们做个游戏 好吗?就是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会變成什么。”
第二步,引导孩子舒适地坐好,闭上眼睛,放慢呼吸。
第三步,引导孩子进入想象,说指导语:“仿佛你来到一 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只要念一个咒语(或者说‘喝一种神奇的 水’),你就可以变化了。看看,你会變成什么?”
第四步,无论孩子想象出来的是什么,无论您对他想象出来 的意象了解多少,都鼓励他在想象中说最想说的话,而千万不要 有任何的指责、批评、嘲笑、打击、质疑等。(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一步,引导孩子放松身体,睁开眼睛,说一说睁眼后 看见周围有什么具体的东西(诸如:桌子、沙发、床、灯、玩具……),以保证孩子脱离了想象情境,身心合一地回到了现实情境。
场外指导
这是意象对话疗法中的一个常用练习,非常适合了解儿童和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由于这是一个心理咨询方法,是基于大量的 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所以,请各位读者按照上面提供的步骤去 进行,不要省略其中的任何一步,尤其要做到:在孩子的整个想 象过程中,父母不能有任何的指责、批评、嘲笑、打击、质疑等。
孩子想象出来的具体形象,象征着他的自我认识。换句话 说,所有的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洋娃娃象征缺乏独立 性和创造力的“乖宝宝”或“好学生”;孙悟空往往代表父母眼 中的“反叛者”;怪物意味着不被父母理解;隐形象征着被父母 忽视,仿佛自己不存在一样,或者截然相反,代表孩子被父母 过度关注,感觉很紧张,孩子想通过隐形逃离父母……父母可 以从中了解到家庭教养方式正确与否,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关于什么东西象征什么,是一门学问,它融合了人类学、 文化学、心理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和经验。我们无法在本书中详述,而且这也不是本书的重点。
各位读者只需要掌握这个互动练习的要点即可:虽然意象 的象征意义很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亲子 之间的这种潜意识互动,鼓励孩子呈现真实的自我认识状态, 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机会。并且,不论孩子呈现怎样 的自我觉知状态,表达怎样的内容,父母都平静地接受——这 就成为我们接纳孩子的一个重要机会!深圳亲子心理咨询
摘自苑媛,张志强《做温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