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授朱建军:回忆往事如同说梦
回忆往事,恍如一梦,这种感觉是人们常有的。即使你是大英雄大 豪杰,曾经有过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当浪潮涌过之后,你回忆过去的 辉煌经历,也不过如一个梦,像一个梦一样不真切,像一个梦一样隔着 一层。即使你有过让人们惊叹的爱情故事,在结婚几年后,这些动人的 经历也会淹没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中,你回忆起来过去也不过像一个 梦,轻盈缥缈恍恍惚惚。假如你的过去不是那么轰轰烈烈,而是平淡的,在平淡中即使有些你自己才能品出的味道,在年华老去之后,回忆 中这也如同一个梦。
回忆往事如同说梦。
有的“梦”还很鲜明,一起谈到过去,“梦者”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情 绪因之激昂,爱人的浪漫情怀又重新唤醒,同学仿佛回到少年。但是谈 完之后,人散屋空,杯盘狼藉,所有的过去离你远去,“梦”也随风而逝 了。
有的“梦”已经模糊,只仿佛花去留香,似有若无,仿佛一缕游丝, 难于捕捉。在回忆中你寻找着线索,试图编织起原来的故事,但是它们 像影子一样无法固定,只留下一种感伤在心里。
少年人对未来的想象明明是个梦想,但是少年人不觉得是梦;年长 者的回忆虽然是过去发生过的,但是在年长者的感觉里却真如一梦。
苏东坡,这位才华横溢、文章一时独步天下的宋代奇人,一生命运 颇为奇特。少年得志,和父亲弟弟同时在科举中高中,天下闻名;后来 身列高官,议论国政,成为国家栋梁;以后,又因小人陷害,被连连贬 谪,直贬到当时最蛮荒偏远之地。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一天,他遇 见一个卖饼老婆婆,老婆婆一句话总结了他的经历:一场春梦。
“事如春梦了无痕。”苏东坡写道。春天刚刚醒来,回忆梦境,梦已 如朝雾散去,多少梦中喜怒都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既然往事如梦,我们的释梦是不是也可以用于往事,我们是不是也 可以把往事的回忆当一个梦来解,看这个梦是什么意思?
这想法似乎荒唐,但是实际却并非荒唐。我曾经做过尝试,把对过 去实际的事件的回忆当梦来解释。虽然在这种解释中,我们无法说释的 是对是错,但是这“释梦”却往往触动对方,因为这解释或者是正说出了 对方性格最深的秘密,或者是正说出了对方自己半生的感慨。
往事为什么可以像梦一样解?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做过一个工作,根据一个人能回忆的最早的记 忆,他可以分析出这个人的性格。
为什么从一个人极小时的一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呢?因为,心 理学研究者早就发现,人的记忆不像计算机一样的机械记忆。人的记忆 是有选择的,你记着什么事没有记着什么事,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和你 的性格、价值观、对人生的感受等等都有关的。所以有些大事你可能已 经忘记,而一些小事却记得很牢。你的“原始人”编排你的记忆时,实际 上已有所取舍、有所加工。我们知道,历史学家写历史时,不是在记流 水账而是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也融进去了。同样,你的“原始人”在记录你 自己的心灵史时,也融入了他的信念。一个自信的人,可能记忆中更多 的是自己的成功,而忘记了一些失败。一个怨天尤人的人,可能记忆中 经常是别人对自己不公正。“原始人”在总结自己的一段生活时,不愿像 一个哲学家一样用语言说出哲理,更愿意像一个小说家,用一段故事来 说出自己的人生感想。或者说,更像司马迁,通过编写《史记》来说出 自己的人生观。所以,你回忆起来的任何事,实际上已经不仅是一件事 的描述,而是一个寓言、一部小说,它以生活细节象征着一种人生体验。
所以,我们只要把这往事当梦解释,就可以理解这个人的性格、人生观等。
如果我要求一对夫妻“回忆一件你们刚认识时的小事” ,然后我把这 件事当梦来解释,我就可以从中发现他们婚姻中的一切。他们以后所有 的和谐与冲突,在这件小事中都有象征或苗头。
如果我要求一个人回忆“你刚来到这个公司时的一件小事” ,我以释 梦的手法,也可以发现他在这个公司的基本处境。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人回忆“你很小的时候的一件事” ,或者如阿德勒 一样要一个人“回忆你记得最早的一件事” ,那么他的回忆就可以反映他 对“来到世界”的基本态度和印象,我们从中自然可以了解他的性格了。
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位女性回忆她和丈夫订婚时,说到了一个细 节:在饭店吃饭时,丈夫的父母坐在圆桌一边,她的父母坐在另一边, 她本来认为她和丈夫应该挨着坐,形成“三对夫妻”的局面。但是丈夫却 坐在了他父母的中间。
如果这是一个梦,我们的分析是:她的丈夫坐在了他父母的中间, 象征着他在心理上还是儿童,所以可以断定,他结婚后仍愿意和父母住 在一起,而她的位置却很尴尬;他对妻子将较为冷淡,他在夫妻性生活 上较为淡漠。深圳心理咨询
我们还可以把父母当作弗洛伊德所谓的“超我”的象征,分析出她丈 夫的性格是较为传统保守的,因为他生活在“超我”的中间。
把往事当梦解是闲暇时的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可以给你许 多关于自己生活的领悟。
摘自朱建军《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