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心理学漫谈|遥遥领先 遥遥领先
有一些人现在评论中国的时候,说中国人很抱残守缺,不肯学习西方,其实这种说法是,我是不认可的啊。我觉得其实中国人挺肯学的吧。只不过可能有一些更好学的人,对中国人那个学习态度还是不满意,所以才批评中国人抱残守缺。其实你看什么南美人、中东人、非洲人,他们才是不肯学习呢?!才是坚持一些他们自己原有的东西,不肯向西方文明去好好学习呢?!我们不是这样子,我们挺肯学的,并不是那么抱残守缺。
넶1 2023-09-19 -
中国心理学漫谈|学习让我们“成长”
中国人是最重视教育的,是最重视学习的。中国人好学,这一点其实已经不需要有什么证明了吧,因为你到国际学校你就会发现,如果单论考试成绩的话,考得最好的永远是华裔,顶多也就是日本人、韩国人,这些东亚文化圈受到过很多中国人影响的这些其他民族的人,可以跟中国人一拼,然后其他的民族,其他的文化里的人在这方面都不如中国人。
넶10 2023-09-11 -
朱建军:做一个心理学家的意义是什么(荣休演讲)
朱建军:我觉得心理学应该是对社会有更大的作用的。你看我们古代的那些哲人,提出一种心理学思想——其实王阳明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学思想——会对社会起到特别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心理学为什么没有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넶8 2023-09-05 -
中国心理学漫谈|“善”与“恶”背后的行为理念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骨子里边非常重视道德的民族,我们觉着一个人归根结底你还是应该做好事,不要作恶。而且我们认为做好事的人,应该得到,照古代人说叫做“老天爷的奖励”,做坏事的人应该被惩罚,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넶9 2023-08-27 -
中国心理学漫谈|他者意识
他人在中国人的心中,就更可以不是他者。我们可以心心相印,有一个词叫心心相印。就是我们跟一些我们所爱的、所喜欢的关系很近的,互相比较理解的人,那就完全可以做到心心相印,可以做到贴心,我能懂得你的心,不用你去说什么。一个中国人很喜欢甚至很追求的一种境界,人和人之间互相不再是他者,这是中国人觉得很好的一种追求。
넶5 2023-08-19 -
中国心理学漫谈|中国人为什么爱储蓄?
心理专家朱建军:中华民族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天然的就有特别强烈的储蓄倾向。因为你要是种麦子的话,麦收就是那么很短的一个礼拜,到头了。其他时候呢,你吃的是什么?你吃的就是存下来的粮食嘛,你不存那是绝对不行的,你不存一定饿死,我们没有东西可以吃。
넶5 2023-08-12 -
朱建军教授从心理学家的视角看法家精神
朱建军:历史上的经验表明,法家人物和法家事业,往往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先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却会突然一败涂地。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原因就是他们太善于驯马了。
넶3 2023-08-08 -
中国心理学漫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把心理的修炼跟日常生活各种事情融合在一起的这种做法,这种设计,它有它很好的一面,就是你只要正在生活,你等于就在修炼自己。
넶5 2023-08-06 -
朱建军中国心理学漫谈|修身
朱建军中国心理学漫谈:上次我们提到在周公改造了中国文化之后,我们中国文化就有一个倾向,一种道德取向,就是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更好的品德。这样一来,我们中国文化就变成了一种走向那种反求诸己的方向的向内的这么一种文化。
넶7 2023-07-29 -
中国心理学漫谈|中华文明中的“不和谐”
心理专家朱建军:因为我们现在说中华文化的时候,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其实它是周公之后的中华文化。有人可能说哈,说当你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说这个的时候,你就把商代甚至再往前边的夏,甚至比夏还早,比如也许有的一个禹朝,也许就是更早,尧帝啊,把他们全部拿出来说。但是你说到中国文化是和平的文化的时候,你又把前面那些不和平的中国人,残酷的残暴的中国人又都排除在外。那你朱建军说话是不是有一点矛盾冲突啊?是不是有一点点前后不一呢?
넶6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