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两岁之前依恋关系没搞好 就会影响到老
主讲人:郭筑娟,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智库百人会心理专家、北京意象对话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心理干预协会意象对话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讲课内容:依恋关系——意象对话心理学看亲子关系
什么叫依恋?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它做一个诠释的话,指的是0~2岁之间,一个孩子与特定的一个抚养人的一种正向的情感连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他的归属感、安全感。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3岁以前好像修建一个房子打地基,地基的牢固程度就决定了这个孩子未来的一个状态。到7岁的时候就是修一个房子的形状,大概修几层、修高楼还是修别墅;到了青春期好像就是装修期,如果在青春期的时候能够完成人格的统一性,那么之后性格的状态相对会比较稳定,感觉比较好、比较自信、从容,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容易退缩。如果0~2岁依恋关系建立得不好,会对人格形成影响。
心理学家对依恋关系大致分为4个类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焦虑回避型以及混乱型。人有4种基本的心理品质,一是知,知识的知;二是信,信任的信;三是行,行动或者行为;四是爱的品质。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培养人的4种心理品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孩子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的时候,他可能通过哭声来唤起注意,孩子喊叫,如果这时妈妈读懂了孩子的需求,饿了、困了、想起来了、让妈妈多亲近一下。孩子会觉得他是被关注到的、关注是非常及时的、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的,我是被足够的关注、足够地关心和关爱的。他的感觉很愉悦,很快乐,是安全型的孩子。养育者对孩子不够关心、或者关注度不太够,孩子的心理感受通常就会不安、焦虑、害怕陌生的环境。
回避型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征?养育者没有太多回应到孩子的状态,孩子不确定、非常不安、在陌生的环境里也会非常的不自在、不自然。混乱型就是矛盾型和回避型的两种结合体,显得很冷漠。在陌生的环境里基本上不太做声,害怕自己的情感得不到很好的回应。
如果早期给予孩子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的,那么孩子内在就会形成自信:我是被爱的,我是可以的,我是被重视的,我是受关注的,我是足以可以去问别人要,别人可以给我那样的关心的。我相信这个世界,我也相信他人。当他慢慢长大,因为他早期得到的这种爱是足够的,是被滋养的,那么他也会学习如何地去爱别人,如何给予别人适当的爱。
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专家郭筑娟老师
而焦虑型、回避型和混乱型的孩子更多会怀疑、会不信任,甚至会担心、会不安,更严重就是会特别的焦虑。人最大的担心是那种不确定感,这三类孩子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不确定感,慢慢地形成一种人质上的偏差:我要怎么做才会被重视呢?我要怎么做才会更可爱呢?我一定要做得很好、做得很优秀。如果遇到重大的事件,他就拼命地去做、不断地往前冲,好像会有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着我,直到有一天接近崩溃的时候,他才开始试图回到自己的内心想一想“我怎么了?”现实层面这样的人建立关系的时候也是比较难的。(深圳晚报记者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