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1892607880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深圳心理咨询师:意象对话对我心理咨询工作的启发

深圳市心理咨询师: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主要学习的是意象对话学派与自体心理学,当然对于其他学派也有涉猎,比如人本主义,家庭治疗,行为认知,家庭系统排列,客体关系,主体间学派,拉康学派,荣格学派,经典精神分析,依恋理论等。为什么我后面就主动的选择了意象对话作为我的主要理论取向,因为从中是有很大的获益。或者说这个学派有与其他学派非常不同的地方。它对我的心理咨询影响很大,尝试分享给大家。

 

#1无为,不知道:放下所有的假设

 

我前面说的很多流派,我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或者说这些学派和意象对话学派还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很多心理学派都会有他自己的理论假设,比如来访者有什么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样的去概念化。

 

比如来访者对咨询师描述了一大堆,谈论自己多么想回家,但是呢,好像又有点回避回家,看起来好像挺矛盾的。

 

那么依恋理论可能会这样认为,这个来访者是一个矛盾型的依恋,自体心理学理论会认为来访者自体感不稳定,主体间学派理论可能会认为,来访者和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在早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谐的回应。家庭治疗的理论可能会认为,来访者的家庭结构出现了问题。总之不同的心理学流派都会有不同的一种假设。而我发现意象对话学派的咨询师是一种很不一样的观点,用朱建军老师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再看看”。

 

比如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来访者,咨询的前两三次,她一直给我讲自己关于“回家”,整个两三次咨询全都在谈这一个话题,我甚至不清楚在她心里到底表达着什么。用不同的心理学角度,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实际上我内心是没有什么答案的,我尝试用意象对话的观点来看,就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不是一种谦虚,也不是一种回避,而是一种没有预设,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假设的一种态度。然后我就带来来访者做了个意象,一个“回家”的意象,我就引导她走在一条路上,然后走到了一个家(房子),然后进入这个家(房子)里看一看,然后走到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有一个床,这个床是奶奶生前的一个床,然后来访者开始悲伤流泪,来访者通过这次的咨询,通过这次的意象,她自己明白了,原来所谓的回家,归属感,家庭关系,这些其实都不是,而是一种死亡哀悼,一种未完成的事件。

 

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对来访者的理解我们是不知道的,甚至来访者自己也不知道。大部分的假设,到后来发现大部分都是错的。所以我后来就想,那这种假设,预设还有什么意义吗?再到后来我就索性不用任何的假设了,发自内心的,真的觉得自己是不知道。正是这样的一种哲学观念,一种咨询态度,而让我的咨询变得更加的“中立”,“无为”,也避免了更多的干扰,避免更多的“误入歧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真的是这样。

 

当我真正的在咨询中无为的时候,我发现心理咨询做的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舒适,很多时候来访者自我领悟了,并不需要咨询师做太多。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是否知道一件事情不重要,来访者是不是知道才更重要。

深圳心理咨询机构

#2原始思维

 

意象对话提出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原始思维。原始思维相对立的概念叫逻辑思维。原始思维可以有两层含义,往小的说,就是像婴儿,孩子一种的“纯真”的思维,有点接近精神分析学派讲的孩子“原始”,“早期”,“古老”的意思。往大了讲,有点接近荣格讲的集体潜意识,原始思维,就是远古的”原始人”一样。无论是孩子,还是”原始人”,他们都是用原始思维,表达和交流,也就是更多的用意象这样的表达方式。举如,古代人会用象形文字,再远古一些,会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达。

 

这个概念对我的心理咨询的临床帮助也很大,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案例。大概几年前我接一个来访者,这个来访者总共做了有100多次咨询,在当时做到大概80多次的时候,来访者退行的还比较厉害。然后那一次我认为我做了一个无比精准,时机也等待的足够成熟的心理动力学的诠释(这是精神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工作方式),我当时心里想,这个诠释简直是完美,并且做了80多次,我觉得时机也足够了。但是当我对来访者诠释完之后,来访者听完之后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没有任何反应,我当时有点懵。然后这个事情就留在我心里两三年的时间,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事情。直到后来的有一天,我参加了周烁方老师的一个意象对话实操的工作坊,老师谈到一个意象对话学派的观点,让我瞬间领悟了这个事情。老师说,人在极度退行的时候,会是一种原始思维。然后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回头再去看这个案例,我瞬间明白了,来访者在极度退行下像一个婴儿一样,那么一个婴儿怎么可能听懂一个成人的充满逻辑的话语呢?从那之后瞬间释怀与明白。深圳心理咨询师

深圳心理咨询室

#3去病理化

 

病理化的视角在心理学中,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中尤为明显。比如防御呀,受虐呀,自恋呀,偏执呀,分裂呀,阻抗呀,好像在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都是魔鬼一样的存在。虽然当代的自体心理学,主体间学派,在去病理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认为在这方面意象对话做得更好。很少听过意象对话老师用到防御呀,偏执呀。深圳心理机构

 

意象对话学派本质上也属于精神分析学派,这一点上意象对话学派本身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去病理化方面,他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很多的心理学词汇,他们进行了一个转换。比如防御,在意象对话里面,基本上用应对这个词来替代(当然应对这个词比防御更加宽泛),比如说诊断评估,意象对话会用辩证这个词来代替。

 

意象对话学派对于这些概念的定义都变成一个中性的定义,就好比自体心理学对自恋,共情的定义一样,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概念的转化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学派的态度,对来访者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换一个词就能改变的,而是一个学派的文化底蕴,一种对人性的态度和认识,是一种放在心里自然而生发的东西。只是在这个点上很多人并没有去注意到,我觉得这一点有必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其实这也是一种让来访者觉得心理咨询更加中立的态度,这无形间会对心理咨询产生更有利的作用。深圳福田心理咨询机构

 

其实意象对话对我的启发,影响还有很多,以上三个是最突出的,它深刻的影响了我的心理咨询理念与方式,让我更加的理解来访者,理解人心。

 

作者简介

作者:李大山

常驻深圳,全职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