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1892607880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朱建军中国心理学漫谈:开端—愿开始的地方

01开端——愿开始的地方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再次在这儿相聚。大家刚刚过完五一,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五一期间出去玩,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当然我猜也是加上人山人海,当然没关系哈,大好河山还是大好河山,即使在人山人海之中。

 

我们这次要开的这个主题叫做《中国心理学漫谈》。其实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我是有一点挺心里矛盾的,最后呢,选了一个能够把我内心中的矛盾抹平一点的这么一个投机取巧的题目。

 

那我的矛盾是什么呢?

 

就是说我其实很想讲一讲如何对心理学有一个改变,然后借用中国的文化资源和中国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去把现有的心理学进行一些改变,让它成为一种新的心理学。

 

当然这不光是我这么想,我们中国心理学界呢,也还有好多人都在这么想。因为我们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心理学和那些自然科学不一样,和物理学、化学......这些东西不一样。那些自然科学呢,实际上它是没有民族区别的,就是全世界的铁比重都是一样的,全世界的物体都是要遵循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力加速度都是一模一样的,顶多是随着不同纬度有一个很微小的差异。全世界的氢和氧点燃了以后都会变成水,而不会变成别的东西。但是呢,心理学是不同的。

 

我拿这个计算机来比喻,就是自然科学是研究硬件的,电脑的硬件的,而这个心理学这一类的社会科学,它是研究软件的。而软件——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的心理活动,我们心理的一些基本的假设,其实不同的民族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因为好多东西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现在你买一本心理学书,看上面讲的那些心理学的规律,做科学实验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这些它在各个民族中都是这样的吗?其实是未必的。

 

而现在的心理学呢,它基本上用的被试都是西方白人,那么它是不是适合中国人?其实是不一定的。

 

而且这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它其实也是带有很深的不同民族的印记的。比如说心理学现在最主流的方法——实验,用的最多的方法——统计,这些方法在中国你不能说不能用啊,肯定也能用。但是是不是最适合中国人?那在中国文化中会不会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可能更适合去研究人的心?

 

这个其实我们都认为是有的,所以我这一次就挺想去讲一讲关于中国心理学该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严格的说哈,中国心理学现在还没有被完成。我们现在大家讲心理学讲的基本还是西方的一些东西。但是总得有人做这个事情吧,就是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然后去发展出什么样的一个中国心理学?这其实是我特别有兴趣的一件事情,我挺想讲一讲。

 

当然这个东西如果真弄出来了,是不是叫中国心理学?因为有朋友说,我们建议把它叫做“新心理学”,因为如果这个心理学搞出来呢,外国人也可以用的。我觉得可能叫“新心理学”更好,不过在一开始刚发展的时候,也许叫做“中国心理学”也挺好。

 

“中国心理学”就是建立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方法论、基本宇宙观基础上的一个心理学。

 

不过呢,我后来又想啊,作为咱们这一个活动,它不是针对心理学专业人员的,是针对心理学爱好者的。那么我去跟大家讲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一点太专业了,可能大家未必感兴趣。所以我后来想,也许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跟自己的生活或者跟自己的兴趣更接近的一些东西,也许这个东西不见得大家愿意听。

 

呃~虽然我很有兴趣,但是我觉得我得照顾一下大家,毕竟我们这是交流嘛,交流就像两个人说话一样,不能自我中心太厉害。我就想讲另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叫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中国,看中国人,看中国的生活。

 

就是说我们不去说要求这个心理学一定有多大的改变,它变也行,没太变也行。但是我们都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然后借助它来看中国人,或者说我们去讲讲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的心理活动,中国人所思、所想、所感受啊,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可能适应面更广一些。

 

这两个想法啊,专业的想法和比较大众化的这个想法在我脑子里边谁也不能完全战胜谁。最后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说好吧,我们这一次就把它叫做《中国心理学漫谈》。那对《中国心理学漫谈》这个题目呢,我们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专业的理解,就是漫谈一下我们将来的中国心理学这个学问可能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第二个呢,就是漫谈一下中国人的心理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中国人,能看到什么。这两个都可以用“中国心理学”这样一个词来概括。

 

 

就是说“中国心理学”这个东西是一个双关,第一代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心理学,或者是代表中国人的心理学。我就把这两个东西混在一起去讲,当然具体到某一次的话,我不会把它们完全混在一起,那就乱了。但是我可能会在中间交叉着,有时候讲讲中国人的心理,有时候讲讲中国心理学该是什么样子。当然肯定是以面对生活,面对大众的这些更多一些啊,专业的内容呢,相对会少一些。

 

比如说我很想讲讲中国人在文化上,在最远的最根的地方,他和其他文化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那这种区别会影响到中国人的性格,影响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会进而影响到中国人的平时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等等等等的这些方方面面。

 

而且这些它也会体现在中国人很多具体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里面。比如说中国人的吃饭啊,中国人的穿衣服啊,中国人的度假方式啊,度过自己闲暇生活的方式啊。比如中国人的旅游跟外国人的旅游有什么区别呀。我们刚刚五一有好多人去旅游啊,这跟外国人的旅游有什么区别呀?其实都会在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特点上推演出来。

 

还有就像说比如中国人的治病怎么治,中国人想让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什么样?这些就更明显的和其他文化中的人不一样,对吧?那么这些他在文化上,最根的地方是什么东西导致的这些不一样,我想从那个文化比较根源的地方就去讲,就开始讲。

 

先讲一下中国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各个文化最早发展的时候,我们中国文化跟其他文化在一些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上吧,我们姑且叫哲学。哲学问题上,中国人跟外国人最初的立足点有什么区别?然后在中国这个我们的主体民族形成的最初的那个期间,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这个我先讲,但是这个可能就不是那么通俗啊,但我先讲,然后讲完这个之后,我再会把它具体延伸到各种各样的这个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然后讲这些各个方面是怎么体现出来,我们这个文化的一些基本点的。

 

当然这些具体的方方面面啊,那可讲的东西就太多太多。如果我们展开细讲的话,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讲一年。比如说我们讲讲西方的绘画和中国的绘画,当然还可以讲一讲什么印第安绘画和中国绘画,日本绘画和中国绘画,这些绘画上的比较,如果我们展开讲,那讲一年也讲不完。

 

而且这个我可以很自信的讲,我这个讲的东西大家应该还觉得值得听的。因为我是从一个没有人讲过的角度,一个特别的心理学的角度去讲的,所以是很新的知识。但是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啊。

 

再比如说我如果讲一讲名著中的心理学,中国传统名著中的心理学,那随便拿出一本书,《红楼梦》可能一年都讲不完,《水浒》一年都讲不完。这些具体的点,可能我们在这一次的这个漫谈中,我们也都是点到为止的,稍微讲一点。

 

如果我们听这个漫谈的朋友们有人特别的天赋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听完我讲一点,然后自己受到启发,马上就可以自己在某一个特定的点上有发挥,然后你就写了一本书,叫做《水浒心理分析》,这个是特别好的事情,我特别希望能有这种事情发生。如果你写出那个书来,那个书的全部版权和那个书里边的全部内容,我都不会跟你抢它的发明权。你能够说我受到过朱老师启发,或者说我受到过朱建军启发,呃~我也很开心。

 

扯远了啊,我们再扯回来,除了这方面的内容之外呢,就是中国心理学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建立?这里边的方法论问题,这里边大标准问题,这个中国心理学写作的文体问题等等的这些东西哈,我可能会在中间某几次吧,讲一些这些我的想法,这个呢就是我跟心理学专业的人去沟通的内容了。

 

因为我想来听我这个漫谈的人,应该有些是爱好者啊,有一些可能也是或多或少的学了一些心理学。那么可能对这方面的内容呢也能有兴趣,就也可以来听一听。为了避免大家听到了自己不喜欢听的内容呢,我觉得我这次可以在每一次讲座的最后,预告一下下一次讲什么。这样下一次大家愿意听呢大家就可以听啊,大家要不爱听呢就可以跳过去。

 

 

大家对想让我讲什么?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大家对我讲的东西,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跟我沟通的?你们可以加到公众号里边,通过发留言,通过微信什么的这些手段去留下你们的声音。

 

这次呢我们就先跟大家简单的预告一下我们这个课的内容,下一次我想讲一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