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1892607880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6-7)

# 情绪型情结的化解 #

 

任务视角

 

每种情绪都有各自的心理功能和意义,承载着自我发展、社会适应的任务。从任务视角来看,每个情绪型的情结都意味着一个未完成的任务。通过对情绪和刺激情境进行分析,了解情绪的任务,并且想办法把相应的任务完成,情结就解开了。在此列举一些常见情绪的功能和任务。

 

喜悦(更准确地说,是古汉语中的“喜”)情绪的功能在于“适应获得所需之物”。当一个人获得所需之物,钱、财、名、权、关系、智慧、技巧等,首先会感到喜悦,因为此物原本不属于自己,又是自己所需要的。刚得到的时候,一方面此物已经到手,另一方面,此物尚未被纳入到心理的“自我”之中,尚未理所当然地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而喜悦情绪的功能,就在于使人逐渐地适应,意识到那个外来的所需之物,已经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无需心情激动,无需大惊小怪。如果所需之物始终未能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始终未能让人感到理所当然地拥有,喜悦感就会一直存续。反过来看,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某物而一直因此保持喜悦,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没能真正地把获得之物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喜悦的存续未见得是好事情。譬如一个穷人中了500万大奖,这种喜悦会维持很久,因为他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要把这么大一笔钱纳入到他的“心理自我”中,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漫长的时间。在喜悦维持的过程中,这笔“巨款”并未真正被当作是自己的财产,要么无法使用,要么会很容易以各种方式失去。因此,喜悦的任务,就在于“适应获得”,在于把新获得的所需之物纳入心理自我,使其成为自己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悲伤(更准确地说,是古汉语中的“哀”)情绪的功能在于“适应已经失去某物”。一个人原本拥有某物,可能是关系、财产、青春、亲友等,原本是自我的一部分,在刚刚失去时,虽然此物已经离开,但自我尚未适应,仍然认为此物应为“我”所有,但事实上却已经失去。悲伤的任务,就是使人逐渐完全地接受,某物已经离开自己,不再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一个人完全意识到某物已经离去,失去某物之后的自我并不残缺,我仍然是我,悲伤情绪的任务就完成了。一个人的心理自我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接受失去,也就无法纳入新的内容,自我就无法改变,无法更新。在这样的视角下,悲伤情绪的化解,在于使人真心地彻底接受丧失。

 

愤怒(更准确地说,是古汉语中的“怒”)情绪的功能在于抵御外来的侵犯,守护自我的边界。如果一个人不能找到自我保护的办法,仍然反复地被侵犯边界,或者侵犯下次再来时自己仍然毫无办法,那么愤怒情绪将无法停止。为了化解愤怒情绪,我们需要协助愤怒者找到一个守护边界,抵御外来侵犯的方式,使此人相信,如果再面临侵犯,自己是有能力反击和自我保护的。

 

 

恐惧(更准确地说,是古汉语中的“惧”)情绪的功能在于从危险中保护自我的安全。恐惧使人蜷缩、屏息、降低存在感、降低与危险的接触面积,使自我在危险中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伤害。因此,恐惧情绪的化解,在于协助恐惧者度过危险,或者使其意识到危险确实已经过去,自我的安全已经不再被威胁,这样恐惧情绪的任务就完成了。

 

羞耻(更准确地说,是古汉语中的“耻”)情绪的功能在于使人达到自己所认可的更高标准。一个人内心认同某种标准,并且意识到自己是不达标、不合格的,就会产生羞耻感。而羞耻感的发展性意义,就在于使人知道自己可以更好。通过努力,使原本不合格的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直到合格为止,羞耻情绪的任务就完成了。不过此处需要注意,自我所认同的标准未必一定是健康的。

 

 

 

在任务视角下,化解情结的关键是准确地识别情绪,并且理解情绪中包含的心理意义和发展任务是什么。一旦情绪的任务得到完成,意义得以实现,情绪自然就消失了,而经历了这个过程,人的自我也因此产生了新的发展变化。

 

例如,某人的母亲去世已经两年,她经常为此悲伤和痛哭。从能量视角来看,这么多的痛哭应该足以宣泄内心的悲伤,但事实上她每次痛哭都非常悲伤,程度没有显著的减轻。从任务视角来看,悲伤的任务在于使人“适应已经失去某物”。那么解决问题的重点,就从情绪宣泄转到了“是否真的接受母亲去世”。经过沟通,发现此人虽然脑子里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但内心始终不愿意承认母亲已经离去的事实,每每痛哭,都去回忆和母亲共处的场景,试图找回曾经的感觉。由此,化解情结的重点,在于使此人真正地意识到,母亲已经去世,并且需要使其在内心接受,母亲已经不在了,而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仍然要继续自己的人生。具体达到这一状态的方式有很多,通过共情、解释、支持、扩充、认知教育等技术都可以,关键是知道任务是什么。不论是通过自我调节,还是他人帮助,一旦任务达成,悲伤情绪就很容易消散了。而且,经历了此事之后,这个人和之前已经有所不同,她经历了丧失,又接受了丧失,她的内心变得更坚强,而且她的心理世界空出了一块地方,用来迎接新的生活和变化。

 

 

情绪型情结的化解

 

情境视角

 

首先简单界定一下,本文所说的情境,是指一个能被人感知的,环境、主体、关系、事件、来龙去脉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体,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实。这种心理现实有时和客观现实比较一致,有时则不太一致。环境,是指心理体验中的地点或场所,绝大部分心理体验都有一个环境。主体,是指心理体验中被关注的重点。主体处在环境中,可能是一个人、多个人,可能是一个物、多个物,主体的情绪、感受、状态、行动等也都是主体的一部分。关系,包括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彼此间的感受、反应、态度、认识等。事件,是指正在发生什么。来龙去脉,是指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稍早一些的原因,如何演化到当前。

 

例如,上课时间,在一个教室走廊上,两个男孩靠墙站着,互相怒目而视,不说话。他们在课堂上原本只是小小打闹,却打出了脾气,动作大了起来,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被老师发现了,叫两个人都出去罚站。在这个例子中,情境就是所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

 

 

 

在情境视角下,没有独立存在的情绪。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对另一个人怒目而视,必定是在某个环境、某种关系下发生了什么。情绪是情境整体的一部分,是情境中各要素因缘和合的产物。由此,情绪型情结的存在,意味着并非只有情绪形成了情结,而是其关联的整个情境都是固化的、卡住的、难以改变的——整个情境都是情结性的。

 

在情境视角下,情绪只是情境整体多个构成要素中的一个,或者可以看作情境散发出的味道,或者情境的副产品,而非情境的核心或本质。情绪跟着情境走,情境不变则情绪不变,情境如果发生变化,情绪必然随之改变。因此,化解情绪型情结,就需要改变相应的情境。情境一旦改变了,情绪存在的基础就消失了,情绪本身自然就无法存续了。情境是多个要素因缘和合的产物,任何一个关键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整个情境的变化。对情境进行工作的角度和方式是多样化的,而且每个情境的结构和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情境的工作复杂而多样,一定要总结的话,也只能得出一个大致的规律。我所发现的情境工作规律,或者说工作步骤,大致是:1,看清情境;2,分析情境;3,找到关键要素;4,对关键要素进行干预。所谓关键要素,就是情境中那些对总体影响较大的,或者夸张点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素。找到这样的要素,并对其进行工作,情境就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变。

 

 

 

针对情绪型情结,其相关情境通常也是情结性的,这意味着一个人在许多时候对现实情境的感知并不如实,而是按照自己心里存储的、固化的情境来感知现实。客观现实被心理现实覆盖了,感知被扭曲了。而主观体验中的心理现实对自己以外的人是不可见的,通常需要通过特意地觉察,通过特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够看清自己内心的那个情境。顺带一提,对内心情境的呈现,意象是一个最好的工具和媒介,因为它可以把原本能量层面不可见的内容呈现为生动的画面。

 

 

试举一例:某人在IT公司工作,经常需要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做成PPT在晨会上给整个部门的同事讲解。每当他坐在电脑前,别人的目光开始向他聚集,他的内心就感受到巨大的恐慌,人变得紧张僵硬,讲述过程就显得特别磕巴。实际上他的技术水平在部门里数一数二,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当他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开始面对这个问题时,他被引导回顾自己讲PPT时的场景,并唤起恐慌的情绪。这时候他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成年人,而是一个很小的孩子。接着,他心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他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有许多小朋友和老师,他站在讲台上,有一个词他说不清楚,总是发错音,老师在说一些讽刺挖苦的话,表情凶狠,其他的小朋友在都在嘲笑他,他身体僵硬,内心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就是情结性情境,在他心中固化了很多年,每当需要当众讲话时,这个情境就会被唤起,然后他就陷入恐慌的状态,仿佛一遍遍地经历小时候的那场噩梦。接下来,对情境进行分析,这个情境的关键要素,包括老师讽刺的语言、老师凶狠的表情、自我的无措、小朋友们的嘲笑、孤立无援的情境等。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他聚焦于意象里的老师,试着去探索她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对待一个幼儿园的小孩,看到她本身在工作上的不顺利和迁怒,通过对她的沟通和理解,使她的情绪缓解,由此不再用凶狠的表情,讽刺的语言对待孩子,而是改为耐心引导(这个过程涉及到专业的技术方法,在此只是简述)。于是意象里的孩子放松了下来,为刚才的恐慌和委屈而哭泣,随后逐渐平复。至此以后,他在晨会上的恐慌感就大大减轻了。深圳心理咨询

 

需要补充的是,改变情境的方式通常不止一种。在此例中,除了对“老师”这个要素进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对意象里的孩子做工作,尝试帮他镇定下来,把原本说不清的词说清楚、说对。另外,也可以在“孤立无援”上工作,想象有一个父亲或母亲在旁边,支持孩子,阻止老师的讽刺行为,孩子感觉到有人保护、有人依靠,情境也就改变了。还有其他可能的方式。改变情境的方式不止一种,只要把原本的冲突、创伤情境改变成中性的,或者治愈性的情境,原来的情绪就无所依存了,就会自然消散掉。而值得思考的是,每一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实际上使当事人的心理情境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同样是“解决”了情绪问题,但产生的心理发展效应是不同的。

 

 

另外,前文所述的任务视角,可以看作情境视角的一种特殊情况。当情绪的心理任务得以完成,内心的情境自然就发生变化了。但是情境视角比任务视角更广阔,有时候能解决一些任务视角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个女人从小感到羞耻,因为她妈妈告诉她女孩不值钱、女孩没用,男孩才好。她作为小孩子不得不认同妈妈,心中产生了一个做人的“标准”,做男孩才是好的、合格的,自己不是男孩,所以不好、不合格。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羞耻情绪任务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合格之处,通过努力来改变和提高自己,以达到相应标准,所谓“知耻而后勇”。但问题是,这个女孩子从妈妈那里认同来的标准本身就是不健康的、错误的,并且她也不可能真的变成男孩子。这时候任务视角就不好用了。但是在情境视角下,羞耻情绪所依存的情境,主要包括了心理现实里她仍然是个女孩,以及她相信妈妈的话,认为女孩子没价值等要素。此时,工作的重点可以放在她对妈妈的话的相信上,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让她意识到,妈妈所说的话本身就是错的,是没有道理的,她不必相信,不必认同。当意象里的女孩能够真心意识到,妈妈说的不对,她不必认同,整个情境就改变了,羞耻情绪也自然就瓦解了。深圳情绪问题心理咨询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3-5)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1-2)

 

 

 

 

作者:

周 烁 方

 
 
 
 

 

准宝石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意象对话研究中心理事长

意象对话社会心理服务与援助中心主任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际荣格分析心理学会(IAAP)认证分析师

中国分析心理学会(CSAP)会员

编著:《水晶之路》、《东方苍穹下的心理与心灵》

译著《世上没有懒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