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18926078801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8-9)

8、释放情绪的技巧

 
 

 

心理能量视角、身体视角、任务视角、情境视角……不论采取哪个视角来理解和化解情绪型情结,有效的工作必然导致或伴随着固结情绪的释放。当事人会进入一种“自然释放情绪”的状态,有经验的自我成长者或心理工作者,会知道这时候不必做其他的事,只需要协助情绪的释放,让情绪释放更充分、更有效,这样就会带来好的疗愈效果。而释放情绪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技巧,在此简单介绍。这些技巧包括:鼓励和允许、关注和调节呼吸、适度言语化、带着觉察释放情绪、注意情绪分层、准确的标定,等。

 

原本受阻的情绪,在释放时通常需要鼓励和允许。鼓励意味着让当事人意识到情绪是正当的,释放和表达情绪是一件好的、健康的事情。允许意味着容纳和接受,意味着有空间和通道出现,使情绪能量可以展开和流动。对自己或对别人说:没关系的;没事的;你可以发火;哭吧;在这里你可以害怕;我可以陪你一起体验这种情绪……或者不使用言语,但是在心中怀有这样的态度,都对情绪的释放有帮助。

 

情绪释放伴随着呼吸。呼吸过于急促或是屏息的状态都不利于情绪释放。激动的情绪会让人呼吸太急,会让人觉得喘不上气,容易被情绪淹没,容易感到崩溃。恐惧、厌恶的情绪会让人屏息,一旦屏息,情绪的流动就会停止。在情绪释放过程中,觉察当事人的呼吸,呼吸太急了,就提醒他缓一缓,喘口气。呼吸屏住了,也要提醒他关注,不要屏息,让呼吸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情绪的释放过程才能继续。

 

 

情绪本身无需言语。但是把情绪化为言语,可以使情绪更明确、更意识化,因此可以让情绪释放的效果更好。这里所说的言语最好不是长篇大论,那样容易使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逻辑层面,或者注意力分散,到最后搞不清到底要释放什么情绪。可以问当事人,这种情绪如果有一句简短的话来表达,是什么?找到这句话,然后一边释放情绪一边说这句话,对情绪的释放会有一定帮助。

 

人在释放情绪时,可以让自己完全沉溺和淹没在情绪中,痛快地体验和释放,也可以让自己带着一些觉察,一边释放情绪,一边知道自己心里的感受,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前者从体验上比较痛快,但实际的疗愈效果是后者为佳。如果有余力,当事人可以在释放情绪时,提起一些觉察,在释放情绪的同时也在心里问自己(或者由他人提醒):我现在是什么情绪?我正在干什么?有觉察的情绪释放通常会更充分,长期效果更好,事后更不容易反复。

 

本文未涉及情结的层次问题,但实际上,从情绪角度来看,人的情结性情绪并非一个个独立存在,而是彼此嵌套、层层包裹。受阻的原发情绪产生继发情绪,继发情绪仍然受阻,就产生再继发的情绪。基于这种普遍情形,对情绪进行工作时,一个情绪释放到还剩百分之二三十,还没释放完的时候,可能就有另一个更深层、更原发的情绪冒出来了。这时候,未必一定要把原先的情绪释放完,可以在原先情绪剩余不多,感觉不强的时候,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新出现的,更强烈的情绪上,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可以避免对情结的工作缺乏深度、不求甚解,避免已经释放完的情绪受未觉察原发内容的影响而再次生成,从而表现出某个情绪反复释放但总也释放不完的现象。

 

 

 

最后,人如果知道自己正在释放的情绪“是什么”,通常释放的效果就会更好。知道的越准确,释放效果越好。这就是情绪标定对情绪释放的影响。情绪标定能力需要培养,需要在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中,找到一些相应的情绪词,把自己的各种情绪体验与情绪词对应起来,以便于之后在发生情绪时,能够知道自己当前的情绪是什么。情绪标定能力的提高,也是情绪体验的分化过程。例如,对原本混沌不清的“难受”体验逐渐细分,能够分出基本的“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再随后能够分出“羞耻”、“尴尬”、“内疚”、“绝望”等更细致的情绪。在心理学工作中,如果当事人缺乏情绪标定能力,心理工作者可以尝试帮助其进行标定,找到合适的词,与当事人当下的体验相连接。因此,在释放情绪之前,或者同时,当事人可以尝试标定自己的情绪,问自己,我现在这种情绪是什么?这里再次提到朱建军、曹昱所著的《情绪词典》,这本书对于情绪标定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9、情绪的预防及其副作用

 

 

如前文所述,情绪总是被特定情境激发。在心理现实中,情绪也总是和具体的情境挂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不想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就像预防感冒一样。预防感冒,主要是尽量让自己别受凉、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和感冒的人近距离接触等。而预防情绪,则是尽量避免那些会激发情绪的情境降临在自己身上。预防的前提是了解。人先要了解某种情绪是由什么情境所激发的,然后才能想办法调整自己的状态,减少相应情境发生的概率。

 

例如:一位新人教师入职某学校。在他讲课时,总有一些学生不听讲、说话、打电话等。他感到愤怒,对他们发火,可是有些学生根本不在意,包括批评、扣分都没用。对于这位教师来说,他如何能够“预防”愤怒情绪,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体验呢?首先,我们要理解愤怒情绪的激发情境,就是心理边界被侵犯。具体到这个例子里,这位教师认为,课堂是讲课和听讲的地方,学生应该遵守纪律,用心听讲,至少不能大声说话和接电话。以上就是这位教师心中的“边界”,而有些学生的行为显然侵犯了这个边界,并且没有悔改之意。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教师如果想要少生气,就必须调整自己的预期,适度收缩自己心中的“边界”,比如劝自己:毕竟这个学校也不是太好,这些学生本身也都没有心思学习,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虽然上课纪律不好,但是好歹没什么人缺席。当他这样劝自己的时候,他的心理边界与之前相比就收缩了。这样子再去上课的时候,学生的状态没有显著变化,但是他自己的愤怒就少了许多,教学也可以相对正常地进行,而不是花很多时间来批评学生和维持纪律。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平时更多地断舍离,心中的执着较少,那么他就更不容易遭遇悲伤——本来就不拥有什么,也就谈不上失去。如果一个人不试图控制自己的未来,而是尽到努力之后,就接受事情的结果,他就不容易体验到因为可能失控而带来的恐慌和焦虑。调整自己可以把控的部分,从而减少某些情境被触发的可能性,这就是“预防”情绪的基本思路。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预防”情绪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某些消极情绪的发生,但是另一方面,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例如,一个人如果不断地收束心理边界以预防各种愤怒,他的确可能会比较少生气,但是他的自我也越来越收束,甚至于成为一个没有尊严的,该生气时也不生气的人。一个人如果放弃了所有的希望,也就不会失望,但他却可能因此而变成精神上的行尸走肉,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是“预防”情绪的做法可能会产生的消极副作用,需要注意。

 

社会文化的情绪偏好

 

 

 

如前文所述,每种情绪对人而言都有相应的功能和意义,没有哪种情绪是纯粹无用或有害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和地区、每一种文化和习俗,各种情绪之间并非是平等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某些情绪被更多地鼓励和赞扬,某些情绪则更多地被批评和压制。不同的社会文化有着不同的情绪偏好。积极方面,情绪偏好可以看作一个社会文化的特色。消极方面,情绪偏好也可以看作社会文化的情结或者疾病。

 

譬如在现代中国文化中“骄傲”情绪是被批评和压制的,“谦虚”状态则是被鼓励和赞扬的。但实际上,当一个人获得杰出的成就时,健康的反应是他应该“骄傲”一段时间。骄傲情绪可以使他确认自己在同辈中表现杰出,与众不同,可以滋养人健康的自恋。如果一个人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而不被允许骄傲,有可能他会变得内心骄傲外表假装“谦虚”,由此而变得虚伪,要么他的健康自恋会受到打击,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做出这么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那什么样的我才足够好呢?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枪打出头鸟,有能力的人要学会低调,闷声发大财。但社会普遍的现象并一定是健康的现象。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他未必能够和社会很好的融合,反而可能会显得“不合群”或者“特立独行”。

 

在美国的文化里,“骄傲”情绪是被接受甚至鼓励的,而“脆弱”的情绪则是不被接纳的。在一个多人种、多民族共同生活的联邦制国家里,“脆弱”的表露意味着好欺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表现出脆弱的人会有大麻烦。但谁能在生活的无常中没有脆弱的时刻呢?所以人在脆弱的时候只好把自己藏起来,而假装坚强。脆弱的情绪积累压抑得多了,人就会崩溃。

 

实际上,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文化也是复杂而融合的,前文所述的情绪偏好难免有点刻板印象的味道。但上述例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社会文化也有情结和疾病,在一个社会的疾病里,那些和社会一致的、看起来“正常”的人其实是有病的,而那些没有和社会一起生病、保持了健康的人反而会显得不正常。因此,社会适应程度并不能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单一标准。当一个原本和社会共病的人开始走向健康,他就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显得越来越“不正常”。 

 

 

作者:周烁方,转自公众号:意象对话

 

 

往期内容: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1-2)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3-5)

 

周烁方:情绪型情结及其化解(6-7)